缪亮委员:
您在区政协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与运动损伤康复结合的建议”已转交我局办理,我局高度重视,已与区教育局、区文广旅体局商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和知识更新。滨江区教育局招聘的体育教师均为正式体育类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均必修过运动康复类课程。区内各中小学均聘请专业人员作为校医,共同开展康复工作,努力为学生康复提供辅助。区文广旅体局支持各学校配备专职教练员、专兼职科研人员,同时加强教练员急救知识技能培训。
(二)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区内中小学均配备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同时定期维护和改善,确保它们符合安全标准,以减少因场地问题引起的运动损伤风险。区文广旅体局支持学校配备有符合省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标准的科研设备的新型少体校科研设备,包括全套形态测量仪器、身体成分分析仪、学生体能综合测试仪、心率表、远红外自疗仪、康复设备、急救设备等。
(三)家校联合,强化预防措施。学校利用体育课向学生进行运动损伤预防宣传和培训活动,普及运动损伤的知识。并向受伤的家长介绍运动康复和简单措施,使家长能够更好地参与并监督学生的体育锻炼,共同维护学生的身体健康。
(四)开展多元化的体育项目。中小学体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滨江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方位落实体育教育改革,在2020年就全省首推“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校园体育锻炼1.5小时左右”并倡导“家校联动每天平均运动2小时”,这些措施也成为国家“双减”提倡推广项目。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国际滨”校园,很多特色项目蓬勃开展,如射箭、棒球、橄榄球、体操等。
(五)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依托城市医联体建设工作,结合中小学生入校体检工作,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医联体,均开通绿色转诊通道,预约上级医院专家门诊、检查和云入院等系列转诊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
(一)进一步开展专业培训。区教育局持续关注体育教师在运动损伤防护和康复方面的重要性,通过继续教育等途径为体育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知识更新的机会。培训将涉及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体育活动中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运动损伤的技能等。区文广旅体局将开展100堂防溺水公益课,后续在江南体育中心集中开展培训。
(二)进一步开展运动损伤宣教。结合学校体育课、家长会或视频会议直播等方式,通过教育与卫健合作,邀请运动医学、骨科、康复医学专家进校园开展专业知识讲座,提高家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认识运动损伤的风险,并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及时治疗和康复。
(三)进一步提升专科诊疗服务水平。继续与浙大儿院合作实施区域儿科医联体,浙大儿院选派高年资的儿科主治医生长期坐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滨江特色的整合型儿科医疗服务体系。
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滨江区卫生健康局
2024年6月3日
联系人:王洁 联系电话:89521610
关于区政协三届三次会议3019号提案的内容:政协提3019_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与运动损伤康复结合的建议.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