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生物医药产业提能升级,上个月我区发布首批柔性服务站联络点单位名单,辖区内6家“Bin-hub暖企小站”线下服务网点和贝遨大厦园区、高新区(滨江)生物医药创新联合会在列。
“这些联络点,我们一般布局在医药产业集聚的产业园区,能够承接部分省、市药品监管部门的下放事项,为医药企业就近提供注册证审评预审查服务、业务咨询、政策宣传等服务。”高新区(滨江)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透露。
相较常规为企服务,“柔性服务”有何不同?又将如何为企业陪跑加速?这要从柔性服务站说起。
今年2月,在省药监局大力支持下,高新区(滨江)成立了医药创新和审评柔性服务站(以下简称“高新区(滨江)柔性服务站”),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一对一”精准服务。如今,该站点已获批成为浙江省第一批4家医疗器械注册申报前预审查服务试点单位。
“以往在技术审评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企业反复沟通和补正资料,这一过程可能会耗费较长时间,影响产品上市进度。而有了预审查服务,企业可以提前完善资料,从而加快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该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服务站还建立了“一站多员”工作体系,针对不同阶段企业特点,推行分类分级、分阶段精准服务,切实提升服务靶向性与实效性。
浙江智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束科技”)便受益于此。去年9月,智束科技正式将大本营搬到滨江。初来乍到,面对因跨省搬迁带来的注册证外地转入、异地转产及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该公司负责人坦言,团队曾一度捉襟见肘。
好在今年上半年,高新区(滨江)柔性服务站了解到有关情况后迅速响应,当即成立了专项帮扶小组,并于5月9日召开专场帮扶会。次月,该企业顺利完成了首次受托生产许可事项检查。
数据显示,自高新区(滨江)柔性服务站自建立以来,已与省药监局开展3场面对面助企活动,实地走访帮扶企业63家次,7个产品进入省药监局“研审联动”增值服务改革试点。
接下来,各联络点将依托高新区(滨江)柔性服务站,搭建企业、实验室、省药监局等单位的对接桥梁,构建诉求“收集—对接—解决”闭环,助企缩短注册时间、加速产品上市。
为助力生物医药产业提能升级,上个月我区发布首批柔性服务站联络点单位名单,辖区内6家“Bin-hub暖企小站”线下服务网点和贝遨大厦园区、高新区(滨江)生物医药创新联合会在列。
“这些联络点,我们一般布局在医药产业集聚的产业园区,能够承接部分省、市药品监管部门的下放事项,为医药企业就近提供注册证审评预审查服务、业务咨询、政策宣传等服务。”高新区(滨江)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透露。
相较常规为企服务,“柔性服务”有何不同?又将如何为企业陪跑加速?这要从柔性服务站说起。
今年2月,在省药监局大力支持下,高新区(滨江)成立了医药创新和审评柔性服务站(以下简称“高新区(滨江)柔性服务站”),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一对一”精准服务。如今,该站点已获批成为浙江省第一批4家医疗器械注册申报前预审查服务试点单位。
“以往在技术审评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企业反复沟通和补正资料,这一过程可能会耗费较长时间,影响产品上市进度。而有了预审查服务,企业可以提前完善资料,从而加快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该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服务站还建立了“一站多员”工作体系,针对不同阶段企业特点,推行分类分级、分阶段精准服务,切实提升服务靶向性与实效性。
浙江智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束科技”)便受益于此。去年9月,智束科技正式将大本营搬到滨江。初来乍到,面对因跨省搬迁带来的注册证外地转入、异地转产及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该公司负责人坦言,团队曾一度捉襟见肘。
好在今年上半年,高新区(滨江)柔性服务站了解到有关情况后迅速响应,当即成立了专项帮扶小组,并于5月9日召开专场帮扶会。次月,该企业顺利完成了首次受托生产许可事项检查。
数据显示,自高新区(滨江)柔性服务站自建立以来,已与省药监局开展3场面对面助企活动,实地走访帮扶企业63家次,7个产品进入省药监局“研审联动”增值服务改革试点。
接下来,各联络点将依托高新区(滨江)柔性服务站,搭建企业、实验室、省药监局等单位的对接桥梁,构建诉求“收集—对接—解决”闭环,助企缩短注册时间、加速产品上市。